這種方法是依照道氏理論中的各種價格型態所行形成的支撐或壓力為依據,例如頭肩頂、矩形、三角形、旗形…等(型態學非本文主題,故不詳加說明)。吾人須強調,停損點的設置應設於壓力之上(放空者)、支撐之下(做多者),亦即多讓幾點,以免造成盤中極端點的觸及。
1.反轉型態
反轉型態包括頭肩頂(底)、M字頭(W底)、三角形、矩形、拓增形…等,主要是利用價格突破後、這些型態完成,所形成的支撐或壓力作為停損點(如圖二所示)。
(圖二)停損點

(圖二)圖中顯示瑞士法郎中期趨勢於1999初形成M頭後步入空頭,
放空者可將停損點放置於頸線上緣,如圖中所示。
2.連續型態
連續型態為價格走勢中的整理,有稍作休息再出發的味道,是不錯的進場機會,如三角形、旗形、矩形等(如圖三所示)。其中,若價格走勢呈現橫盤走勢(箱形整理),且盤整區間夠大,如外匯市場100點以上的區間,則可採取區間來回操作,停損點可置於盤整區間上檔與下檔(如圖四所示)。
(圖三)停損點

(圖三)圖中顯示加幣在做完三角旗形整理後,繼續原先的跌勢,是不錯的進場放空點。
(圖四)停損點

(圖四)美國S&P股價指數在1999年初進行近三個月的箱型整理,適合來回操作,
停損點可分別置於盤整區間的上下檔
3.趨勢線
趨勢線是由價格走勢中的兩點即可形成,例如多頭走勢是由逐漸墊高的低點連成上升趨勢線,碰觸次數越多意義越大(趨勢線非本文主題,故僅簡單說明),它可視為上升走勢的支撐,故做多者可將賣出停損點設於上升趨勢線下方(圖五所示),空頭走勢則相反。
(圖五)停損點

(圖五)道瓊工業股價指數期貨於1999年9月、10月向下修正,
上方有一條下降趨勢線,放空者可將停損點設立於該線上緣;
10月底向上突破短期下降趨勢線後,又持續原先的多頭走勢,
可向上做多,停損點放置於趨勢線下方。
4.缺口
缺口可分為一般缺口、突破缺口、逃逸缺口與竭盡缺口等,它可視為支撐或壓力(一般缺口除外),故可將其設置為停損點(如圖六所示)。
(圖六)停損點

(圖六)澳幣於2000年1月中以跳空方式跌破短期上升趨勢線後,形成突破缺口,
造成一連串下跌,是不錯的放空機會,停損點可置於缺口上方。
5.一般性原則
順勢操作是一般的最高原則 (除箱型盤整外),假定某人認定此時價格走勢為多頭走勢,則可將停損點設置於前次相對低點,空頭反之,如圖七所示。
(圖七)停損點

(圖七)澳幣期貨於2000年1月步入空頭,若無前述停損點設置的依據原則,
則可將停損點設置於前波相對高點,如圖中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