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期貨大額交易人之淨部位增減 判斷近日多空變化
|
|
|
所謂「期貨大額交易人」,即是由台灣期貨交易所於每日盤後所排序的前10大交易口數的法人或大戶。如此便可將其加以區分為前10大交易大戶以及包含在前10大交易人當中屬於「特定法人」的部分,所以就是把前10大交易人未沖銷部位減去「特定法人」的未沖銷部位,將其定義為「市場大戶」的未沖銷部位。亦即:
前10大交易人的未沖銷部位 =「特定法人」的未沖銷部位 +「市場大戶」的未沖銷部位。
另外,在此定義「未沖銷淨部位」為買方的未沖銷部位減去賣方的未沖銷部位後所得到的淨部位,其中若是「淨部位」為負值,則代表該期貨大額交易人目前所持有的是「淨空頭部位」;相反地,若是「淨部位」為正值,則代表該期貨大額交易人目前所持有的就是「淨多頭部位」,然後再以這些「淨部位」的增減變化來判斷目前市場上的多空力道。
台期指前10大(特定法人)未沖銷淨部位
由於期貨有避險的功能,因此法人在操作上,都會比較傾向於進場佈建避險空單,原則上大多是在股票市場上買進現貨,然後因為避險的需求(亦即為了避免現貨市場股價的下跌)而在期貨市場上建立空頭部位。不過這只是「原則上」而已,實際上法人仍會依照其本身的需求及風險上的考量來操作。而綜觀自四月份以來,整個四月「特定法人」幾乎都維持在一萬口以上的「淨空頭部位」,而四月份整體大盤的表現也確實不甚理想,因此就法人的部份來看,此時空頭的力道應該就比多頭來得強勁。
到了五月份,由於MSCI效應的加持,外資買超大量湧入,使得「特定法人」的「淨空頭部位」除了少數幾天之外,其餘各交易日都已經降至萬口以下,尤其在五月底,其「淨空頭部位」更是每下愈況,遞減幅度十分明顯,至5/30日的時候,「淨空頭部位」已降到只剩下2271口,到了5/31日,「特定法人」的「未沖銷淨部位」更已經由負轉正,亦即已翻揚為「淨多頭部位」1950口,由此應該不難感受到法人在當時由空轉多的操作。
而進入六月截至6/7日為止,「特定法人」的「淨未沖銷部位」始終維持在正值,而且一路由6/1日的2126口逐步墊高到6/7日的8381口,則更是可以看出法人目前持續偏多操作的心態。
台期指前10大(市場大戶)未沖銷淨部位
同樣我們從四月份來開始觀察「市場大戶」未沖銷淨部位的增減變化情形,整個四月一直持續到五月中旬左右,「市場大戶」始終都是處於數千口上下的「淨多頭部位」,直到5/19日,「市場大戶」的操作才開始由前一日的「淨多頭部位」4394口一下子逆轉成「淨空頭部位」2181口,而且從5/19日到6/3日之間,皆是以「淨空頭部位」呈現,甚至最高有達到將近5000口之譜,而此期間「特定法人」的「淨空頭部位」卻一直在遞減當中,顯見「市場大戶」似乎頗有一副要與「特定法人」對作的態勢。
只是後來隨著盤勢不斷地往上攀升,指數相繼突破6000與6100關卡,「市場大戶」的「淨空頭部位」也不得不逐漸隨之棄守,直至6/3日已降為1718口,本週開始「市場大戶」即已轉空為多,到6/7日為止,其「淨多頭部位」已經累積到864口,由此便不難明瞭「市場大戶」現階段也轉而與「特定法人」同步作多的情形。
台期指前10大「大額交易人」未沖銷淨部位
由上述「特定法人」與「市場大戶」兩大「期貨大額交易人」的操作來看,兩者皆是留有「淨多頭部位」,所以台期指前10大「大額交易人」的未沖銷淨部位(為前述兩者淨部位數之加總)即為正值,且有逐步遞增的跡象,顯示以目前的盤勢而言,多方的氣勢明顯較強,而多頭在現階段當然也就是勝出的一方,因此一般投資大眾現在在操作心態上,皆不妨可以將此資訊作為實際投資行動上的考量依據之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