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則一、結算日前三天佈局等收成
一般而言,結算日前後的波動都會較大,尤其是在結算日前一週都是處於盤整的情
況。以我們台指結算而言,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最後交易日,所以通常建倉的最佳
時機就是在第二個星期的週四、週五及第三個星期的週一,在這個時候由於時間價值也
較低,加上結算表態的多空對決,所以波動率容易上升而且行情容易出現,因此此時出
手的機會勝率較大而且成本也較低。而就摩台指結算日而言,也是一個買入的時機,雖
然此時的成本較高,但是因為離到期日較長,時間價值的損失佔部位的風險較低,因此
一有行情出來立即可以賺回。
以筆者的經驗而言,在2004 年11 月25 日摩台結算前幾天,當時摩台未平倉量達
到10 萬口也算是歷史高點,於是在11 月25 日買入跨式219 點,果然在11 月26 日以
跌76 點收,當天此組合收在275 點,賺約30%~
法則二、長假效應及消息面
買入跨式最大的風險在於時間價值的流失,但是在計算選擇權的價值時,非交易日
是沒有時間價值的,投資人的預期會反應在隱含波動率上,所以在假期前夕,可以觀察
隱含波動率是否已悄悄上升,若是波動率沒有上升大可靜待收盤前再行買入。以近半年
而言,此次出手最佳時機就是在於農曆收盤前,筆者於收盤前三天,分二天買進6000
的跨式,成本約116 點。2005/2/14 日當日開紅盤跳高一百多點,開盤後沒多久即平倉
出場,收171 點,賺約45%~
法則三、隱含波動率
買入跨式除了時間價值外,隱含波動率的高低決定你了買入的成本,所以在買入跨
式前,一定要考量波動率是否已經不合理。以2004 年12 月立委選舉而言,雖然符合法
則一及法則二,但早在選前那週的星期一開始,隱含波動率就悄悄的上升,到最後已經
上漲到不合理的價格。而當時打開報紙就是建議買入跨式,從那週選擇權的價格而言,
隱含波動率已經提前反應未來應有的波動,所以當時根本不適合做買入跨式的策略,反
而要逆向思考賣出跨式。以筆者的經驗,當時於星期五賣出5600 及6200 的勒式收183
點。立委選後的次個交易日,只剩下120 點左右,一天即獲利33%~
法則四、買進攤平及停利機制
買入跨式要面對時間價值的損失,前文也提到你並不知何時會開始有行情。所以筆
者會選擇於要建倉前二天開始建制,一來可以避免行情提前發動及預期心理效應,二來
可以向下攤平成本。像是農曆年前,由於二月選擇權開紅盤後過三天即要結算,所以時
間價值的損失速率會較大。於是提前三天開始建倉,週三週四建完部位後,週五由價格
的觀察可知進場了一些買入跨式的玩家,此時提前建倉的優勢就出來了。此外,這個於
立委選舉那個星期也是一樣的道理,由於知道大家都會預期去做單,於星期一建完買入
跨式後,星期四即可以賣出了(因為波動率已提前反應) 也是獲利30%左右。所以就筆者
的經驗而言,通常筆者通常在行情一來的第一天就會立即獲利了結,因為在大漲後的隔
天連續大漲的機率大。此外就選擇權而言,大行情的當天波動率會拉高,隔一天波動率
會下降加上時間價值的損失,往往方向正確但是獲利不多。因此,在風險的考量下,提
前落袋為安是比較佳的做法。
前文提及319 前的建倉原則,符合法則二,加上當時的隱含波動率也沒有明顯的增
加,所以319 時買入跨式的勝率也會較高一點,但是筆者必須強調一點,賺多賺少是天
注定,但是買入的時機是可以增加勝率的。也許有人會問隱含波動率怎麼知道是否開始
增加,提供給大家一個很簡單的看法,只要去觀察價平的跨式的漲跌總合是漲還是跌就
可以大至判定出來市場有沒有人在佈局。若是價平的跨式只要不跌、小跌或跌的比前一
天少,就代表已經有人在佈局。此法則只適用在盤整的情況,若是有小方向出來跨式組
合的損益還包含了真實價值的變化。最後,上述法則亦可應用在選擇權買方單一方向的
建倉,但風險的考量就必須就必須加上盤勢的判斷是否正確。因此,在不知盤勢的變化
之前,建立買入跨式的組合配合上述法則,相信可以帶來較穩定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