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圖

 

 
  地形圖〔Topography〕與照面
國外選擇權交易所都會免費提供交易人,所建立部位的地形圖〔Topography〕卡。
何謂地形圖〔Topography〕?
地形圖就是,將交易人所建立部位的履約價格,履約月份,選擇權種類以及買賣口數的簡單紀錄,描述在一張卡片上,以供交易人作為部位調整的參考之用。

簡單的格式如下:

日期:2002/10/18 標的物:4458

十月份
履約價格 4100 4200 4300 4400 4500 4600
Call -2
Put -2

11月份
履約價格 4100 4200 4300 4400 4500 4600
Call +4
Put +4

上述部位當然都是未沖銷部位。
投資人觀察上表,可以得知下列訊息:

1。部位的總向量。例如上表,call的向量是+2,put的向量是+2。
2。部位的"照面"分布狀況。

何謂照面?
照面就是是一種日本商品市場的技術分析語言。
意思就是說,在技術分析圖形上,以目前價位向圖形左邊"照"過去,尋找過去的支撐壓力關卡。簡單地說,照面就是短期的支撐壓力關卡。
在選擇權市場,短期的支撐壓力關卡,就是所謂的中檔區間。也就是價平附近履約價格。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價平附近履約價格呢?
因為價平附近履約價格的權利金接受波動率〔nolatility〕和時間因素的影響最大。
因為價平附近的Theta值最大,所以時間耗損率最大。
價平附近的vega值最大,所以接受隱含波動率影響最大。
價平附近的gamma值最大,所以接受行情漲跌的變動速率最大。

總之,選擇權玩家的部位地形圖〔topography〕充滿各種不同數量,不同種類,不同月份,的不同履約價格。
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接近價平附近的履約價格。--這些價平附近的履約價格隨時都會接受來自行情漲跌,市場隱含波動率,屆期時間長短,等等不同變動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不同程度的風險和利潤。
至於比較價內或比較價外的履約價格,則因為它們的希臘字母絕對值比較低,所以接受上述變動因素影響的程度比較低,所以比較不必急於去做部位調整。

以上面簡單部位地形圖為例,說明如下:

目前中檔區間〔價平附近〕的履約價格是十月份的4300和4500的勒式賣方部位。這個部位以賺取時間價值為主要目的。〔gamma值是負的,所以theta值一定是正的,可以賺取時間價值〕。
在這個區間如果行情紋風不動的話,可以賺取時間價值,所以不用做部位調整。
如果行情往上檔移動〔上漲〕,則中檔區間的履約價格變成十月份的4500和11月份的4600,這是一個call的back ratio spread。gamma值會從負轉正,也就是所謂的risk reversal。部位損益狀況會在4600出現最大虧損。〔換言之,theta是負的,會有時間耗損〕
但是這個部位同時也是比率對角價差部位,gamma和vega的值是相同符號的。也就是說,如果隱含波動率升高,對於部位是有利的。〔雖然時間價值會有些耗損〕
如果行情往下檔移動〔下跌〕,則中檔區間的履約價格變成十月份的4300和11月份的4200,這是一個put的back ratio spread。gamma值也會從負轉正。部位損益狀況會在4200出現最大虧損。〔換言之,theta是負的,會有時間耗損〕
但是這個部位同時也是比率對角價差部位,gamma和vega的值是相同符號的。也就是說,如果隱含波動率升高,對於部位是有利的。〔雖然時間價值會有些耗損〕
因此,總體部位在行情出現急漲或急跌時,隱含波動率升高,反而會比較有利。
總體部位在行情不漲不跌的時候,可以賺取時間價值。也是有利的。
這個部位最不利的情況就是,行情上漲,但是卻慢慢的漲,或是,行情下跌,卻慢慢的跌〔漲跌未配合隱含波動率升高〕。
〔附帶說明,建立這種部位是在預期行情的價格分布,偏向於尾端肥大的情形〕

總而言之,部位地形圖可以幫助投資人了解,整個部位接受"照面"移動,所產生的損益狀況影響。
同時投資人還可以利用部位地形圖,將部位拆解開來,分為照面區間和非照面區間的"子部位"。
照面區間的子部位,就是必須對履約價格做動態調整的。
非照面區間就是不必對履約價格做動態調整的。〔因為非照面區間的希臘字母數值比較低,損益狀況穩定,沒有做部位動態調整的必要〕

地形圖應用實務
所謂地形圖〔topography〕就是把您所建立的未平倉部位,包括不同履約價格,不同履約月份的call和put,買進和賣出的口數,支出和收入的權利金,羅列在同一張表格,以供交易者分析部位。
下面表格是一個實例。讀者可以利用下表的數據,自己輸入電腦簡單部位分析程式。然後,繼續閱讀本文的分析方式。

-----------------------------------------------------------
屆期餘日:27天 期貨收盤:4710 波動率:32% 利率:1.75%
12月份台指 CALL PUT
============================================================
履約價格 口數 權利金 口數 權利金
4400 -3 67
4500 -1 85
4600
4700 2 184 4 171
4800 1 154
4900
5000 -1 50
5100 -1 50
5200 -1 54
------------------------------------------------------------
一月份台指 CALL PUT
============================================================
履約價格 口數 權利金 口數 權利金
4500
4600
4700
4800
4900
5000
------------------------------------------------------------

我們可以從簡單部位分析圖,觀察出這個部位是個賣出蝶式部位。最大風險值在4700。最大獲利值在4400以下,5200以上。損益平衡點在4500和5000附近。
部位地形圖就是記載這些靜態結構資料。
所謂靜態結構是指,上述的損益結構是在結算日之前可以預見的損益結構。
真正要做部位分析,我們還可以把這個靜態損益結構拆解開來,成為部分的損益結構。
〔拆解部位的方法〕

1。把call的部位拆解
2。把put的部位拆解
3。把價平的部位拆解
4。把上檔,下檔的部位拆解

為什麼要把部位依照上述的方法拆解開來呢?
因為,call的部位只掌管行情上漲的損益,下檔的損益都是很有限的。
put的部位只掌管行情下跌的損益,上檔的損益都是很有限的。
所以,行情漲勢明顯的時候,如果想要賺取行情價差,就要盡量利用call佈局。如果想要避免行情上漲的風險,就要盡量利用put佈局。
行情跌勢明顯的時候,如果想要賺取行情價差,就要盡量利用put佈局。如果想要避免行情下跌的風險,就要盡量利用call佈局。
又因為,中檔區間履約價格的時間耗損最嚴重〔theta值最大〕,但是波動率敏感度〔vega〕也最強。
所以,如果行情趨勢不明顯,想要避免時間耗損,就要盡量避開中檔區間的履約價格〔,可以利用滾動垂直價差部位,把中檔的履約價格移向上下檔〕。
如果行情趨勢明顯,想要增加波動敏感度,就要盡量增加中檔區間的履約價格〔,可以利用滾動垂直價差部位,把上下履約價格移向中檔〕。
下面就是部位拆解的實際過程:

1。把call的部位拆解
上表中,call的部位包括:
buy 2 4700call @184
buy 1 4800call @154
sell 1 5000call @50
sell 1 5100call @50
sell 1 5200call @54

我們可以把這些數據另行輸入電腦簡單部位分析程式,觀察其損益結構。
這是一個看多垂直價差部位。最大虧損在4700,最大獲利在5200以上。損益平衡點在4860附近。
這個call的部位下檔的風險是固定的。上檔的損益可以利用動態調整來增減。
如果想要增加上檔獲利,可以買回5000,5100,5200 call。
如果想要裁減上檔的獲利,可以建立滾動看空垂直價差部位,賣出4700,4800call,買回5000至5200的call。
要記住,call的部位不管怎樣調整,下檔的損益都是影響有限的。如果想要調整下檔的損益,就要直接調整put的部位。

2。把put的部位拆解
上表中,put的部位包括:
sell 3 4400put @67
sell 1 4500put @85
buy 4 4700put@171

同樣的把數據輸入電腦。
我們可以觀察這個部位是個看空垂直價差部位。最大虧損值在4700,最大獲利值在4000以下。損益平衡點在4600附近。
put的部位在下檔的損益,可以利用動態調整來增減。但是上檔的損益,利用動態調整增減的程度是有限的。〔想要調整上檔的損益,利用call部位調整,比較有效〕
同樣的,買回4400,4500的put可以增加下檔的利潤。賣出4700put可以裁減下檔的利潤。

3。把價平的部位拆解
上表中,價平的部位包括:
buy 2 4700call@184
buy 4 4700put@171
buy 1 4800call@154

把資料輸入電腦中,整個部位是個4700的跨式部位。
如果預期波動率會上升,可以繼續持有這個部位。不必做任何更動。
如果預期波動率會降低,可以逐步賣出中檔履約價格,換取買進上檔履約價格〔買高賣低,看跌滾動價差〕,或是逐步賣出中檔履約價格,換取買進下檔履約價格〔買低賣高,看漲滾動價差〕。

4。把上檔,下檔的部位拆解
上表中,上檔下檔部位包括:
sell 3 4400put @67
sell 1 4500put @85
sell 1 5000call @50
sell 1 5100call @50
sell 1 5200call @54

把資料輸入電腦,整個部位是4500-5000的賣出勒式部位。
如果預期波動率會下降,可以繼續持有這個部位。不必做任何更動。
如果預期波動率會上升,可以逐步賣出更上檔履約價格,換取買回5000至5200的call〔買低賣高,看漲滾動價差〕,或是逐步賣出更下檔履約價格,換取買回4400~4500的put〔買高賣低,看跌滾動價差〕。
當然,直接買進中檔履約價格,或是直接買進上下檔履約價格,都可以避免波動率上升的風險。

〔最後的注意事項〕

以上部位拆解的分析動作,都屬於靜態部位的調整。經過靜態部位調整之後,整個部位的損益結構,在結算日之前是不會變動的。
但是,如果想要隨時保持最佳獲利狀態,就必須要做理論線的希臘字母調整。這種希臘字母的調整,就是所謂的動態部位調整。

〔結論〕

部位地形圖的功用,
1。可以讓投資者分別從call和put的立場來分析部位損益結構,
這種分析是專門針對有趨勢的預期情況下,部位損益結構的如何做靜態調整。
2。也可以分別從中檔和上下檔的立場來分析部位損益結構。
這種分析是專門針對市場波動率升降的預期,來做部位的靜態調整。
讀者學習建立選擇權部位,要分別從這四個觀點〔call,put,中檔,上下檔〕的立場出發,然後配合整個市場的趨勢和波動率,分別作靜態部位的調整。
然後,自己設定某些希臘字母的範圍值,把整個部位的希臘字母,利用動態調整的原理,控制在這個範圍值之內。
這樣的操作模式,就可以做好控制風險和控制資金的工作。

如何利用地形圖〔TOPOGRAPHY〕觀念,選取履約價格,組合選擇權部位
建立選擇權部位最重要的觀念,就是如何把交易者研判盤勢的結論,佈署成為適當的損益結構〔payoff〕。
研判盤勢必須得到兩個結論,才能夠開始規劃選擇權部位:
1。行情價位的趨勢〔漲或跌或盤整〕
2。波動率的趨勢〔隱含波動率變大或變小〕
如何把這兩個結論,佈署成為適當的損益結構,就必須﹔
1。尋找適當的履約價格
2。安排適當的履約價格間距
3。尋找適當的履約月份
[以上三個觀念容待下面解釋〕
地形圖〔Topography〕選取履約價格技術的觀念,就是把所有履約月份,所有履約價格,以水平方式羅列出來,在履約價格上面標示支撐壓力:
把壓力以上的區間標示為上檔區間
把支撐以下的區間標示為下檔區間
支撐,壓力之間就是中檔區間

地形圖可以幫助我們區分:
1。call的部位組合,
2。put的部位組合,
3。中檔區間和上下檔之間,隱含波動率變大或變小的部位組合。
〔這三種區分,容待下面討論〕
經由地形圖的選取技術,可以視覺化尋找履約價格的過程,以及評估應該買進或賣出的call或put口數。然後,填入call或put的買賣口數,就可以複製在部位分析圖形軟體,經由電腦分析出交易者心目中的損益結構藍圖。

整個地形圖是長成下面這個樣子的:

=============================================================
  〔下檔〕 支撐   〔中檔〕      壓力  〔上檔〕
=============================================================
履約價格 4300, 4400, 4500, 4600, 4700, 4800, 4900, 5000, 5100
=============================================================
〔近月份〕
call
put
小台指
=============================================================
〔遠月份〕
call
put
小台指
=============================================================

***地形圖的選取技術和應用
首先聲明一個簡單的觀念。歐式指數選擇權的的組合部位,可以完全由另一個組合部位替代〔fugible〕,不至於產生額外的風險。
例如,
同履約價格上檔垂直價差,以價外call組成或以價內put組成,應該沒有任何差異。〔除了rho會有些微差異〕
同履約價格下檔垂直價差,以價外put組成或以價內call組成,應該沒有任何差異。〔除了rho會有些微差異〕
以下開始敘述,如何利用地形圖的觀念,選取履約價格的技術:
1。call的組合部位
上檔區間的call是價外的。下檔區間的call是價內的。
不同履約價格call之間的組合部位,只會造成上檔的無限損益,至於下檔的損益則是有限的。
華爾街有一位選擇權玩家曾經歸功他的成功策略,完全來自於只做call的組合部位。
因為單純做call的組合部位,
既可以看漲,也可以有限看跌,
既可以賭波動率上升,也可以賭波動率下降。
如果,想要換個口味,也可以利用期貨組合一下,就可以變成put。

驗證一下這種說法是否可行:
依照我們盤勢分析所得的結論,相對映的call組合部位如下:
A。看漲趨勢,看漲波動率--單純買價外call,或組合價外看漲垂直價差部位。
B,看漲趨勢,看跌波動率--組合價內看漲垂直價差部位。
C。看跌趨勢,看漲波動率--組合價內看跌垂直價差部位。
D,看跌趨勢,看跌波動率--組合價外看跌垂直價差部位。
E,沒有趨勢,看漲波動率--利用價外看漲垂直價差+價內看跌垂直價差,組成賣出蝶式部位。
F,沒有趨勢,看跌波動率--利用價內看漲垂直價差+價外看跌垂直價差,組成買進蝶式部位。
G,長期看漲,--直接添加單純買進call,或添加價外看漲價差部位〔形成階梯式看漲結構〕。
H,中期看跌,--直接添加價內看跌價差部位。〔形成階梯式看跌結構〕

以上組合部位,只是冰山的一角,投資人可以發揮想像力的潛能,組合成各種新奇的部位。

2。put的組合部位
〔情況就如call一樣,只是顛倒過來即可〕
3。中檔與上下檔之間的履約價格組合部位
中檔和上下檔之間的組合部位,必須混和call和put。
這種組合部位比較偏重隱含波動率的趨勢,價位的趨勢不是很重要的。

同樣的,依照我們盤勢分析所得的結論,組合部位如下:
A,預期波動率急遽升高--買進真價平跨式部位
B,預期波動率緩慢上升--買進真價平跨式部位,賣出上檔call賣出下檔put的勒式部位〔可以降低時間價值耗損〕--這是賣出蝶式部位。
C,預期波動率緩慢降低--賣出真價平跨式部位,買進上檔call買進下檔put的勒式部位〔預防行情上沖下洗,賺了波動率,賠了履約價值〕--這是買進蝶式部位。
D,預期盤整之後可能大漲--組合分裂逆轉換部位〔買call賣put,履約價格不同〕,中檔的緩衝區間可視情況,而改變緩衝速度。
E,預期盤整之後可能大跌--組合分裂轉換部位〔買put賣call,履約價格不同〕,中檔的緩衝區間可視情況,而改變緩衝速度。
F,預期中檔波動率會下降。上下檔波動率會上升--以上檔的逆比率call價差和下檔的逆比率put價差,組合成為W形損益結構。[這種結構又稱為vega凸性結構〕
G,預期中檔波動率會上升。上下檔波動率會下降--以上檔的比率call價差和下檔的比率put價差,組合成為M形損益結構。〔這種結構又稱為vega凹性結構〕
H,預期波動下降--最好賣出勒式部位〔賣出跨式部位,gamma值太大〕。如果
1。稍微偏多--賣出比較上檔的勒式部位
2。稍微偏空--賣出比較下檔的勒式部位
3。不偏多空--賣出中檔勒式部位

此外,
把中檔履約價格rolling成為上下檔履約價格,可以降低gamma絕對值〔同時降低時間價值耗損〕。
把上下檔履約價格rolling成為中檔履約價格,可以升高gamma絕對值〔同時升高時間價值耗損〕。

4。履約價格的間距
履約價格間距大,垂直價差部位的Delta值就高,方向性的看法比較明顯。
不過,在蝶式部位有些不一樣的地方。
買進蝶式部位〔看跌隱含波動率〕,買進間距大的上檔履約價格=看跌,買進間距大的下檔履約價格=看漲。
賣出蝶式部位〔看漲隱含波動率〕,賣出間距大的上檔履約價格=看漲,賣出間距大的下檔履約價格=看跌。
勒式部位履約價格間距大,表示gamma絕對質比較小。間距小,gamma絕對質比較大。
此外,把履約價格間距調大〔加進同方向垂直價差〕,在垂直價差部位,有逆勢加碼。移動損平點的味道,把履約價格間距調小〔加進反方向垂直價差部位〕,有停利的味道。

5。不同月份的履約價格〔兼論不同到期時間履約價格〕
時間對於履約價格的影響,表現在希臘字母數值的增減方面。
時間減少,對於中檔和上下檔希臘字母的增減情形,都是不一樣的。
例如
時間愈接近到期日,中檔的gamma值愈接大。價內和價外的gamma愈小。
因此,中檔的delta接近0。5,價內的delta接近1,價外的delta接近0。
所以,愈接近到期日,在delta範圍0.2至0.8之間的可用履約價格數目,會逐漸減少。〔delta範圍在0.2以下或0.8以上,成交量低,不好用〕
〔gamma在中檔增大,上下檔減少。theta正好相反。vega隨著時間減少而減少〕
遠月份就視同時間增加,跟上述時間減少的希臘字母,數值增減的情形,完全相反。
選取遠近月份履約價格,除了希臘字母的數值增減變化之外,其餘的原理都跟相同月份完全一樣。

結論

利用地形圖的觀念,直接配合技術分析的支撐壓力,以及波動率的趨勢預測,有助於履約價格的選取,履約價格間距的規劃,以及履約月份的轉換。
這種履約價格的選取技術,比起盲目地直接在部位損益結構分析軟體上,測試選取履約價格,更有效率。所以,地形圖履約價格選取技術〔zone3用語〕,是值得推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