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權波動率運用 ■中信期貨顧問部 2004-11-09 波動率主要分為歷史波動率與隱含波動率:中信期貨顧問部的歷史波動率是以過去22天現貨指數收盤價計算出來的波動率;而隱含波動率則是以實際選擇權權利金的收盤價回推計算出來的波動率。 中信期貨根據現貨價平上下二檔共五檔的履約價,並依遠、近月合約的成交量加權計算選擇權波動率指數。一般而言,波動率指數為選擇權反映價格高低的走勢,當波動率拉升表示當日行情為大漲或大跌的走勢,市場追價意願升高;反之,當波動率指數下降,則表示行情平淡,市場投資人的追價意願不高。 《使用方式》 1. 比較歷史波動率與隱含波動率之間的差異,原則上,買方以隱含波動率低於歷史波動率時買進;反之,若以賣方操作則選擇隱含波動率高於歷史波動率時賣出較有利。 2. 若當日指數出現大行情,但波動率指數並沒有同步反映,則研判為選擇權市場參與者的看法與現貨市場不一致,或選擇權市場的交易較為清淡。因此藉由選擇權市場買權、賣權的隱含波動率與前日變化,看出市場參與者的心態。 舉例來說,當出現大漲走勢且選擇權市場亦有成交量的情況下,若買權的波動率隨指數大漲而上揚,則表示市場投資人看好後市,並積極追價,盤勢仍有上漲空間,但若買權的波動率指數並未同步上揚,甚至反向下跌,則表示盤勢有可能出現轉變;反之,下跌時與賣權的觀察亦同。 3. 歷史波動率與隱含波動率及買權、賣權的合理波動率區間應用:一般而言,波動率並不像指數可以無限制的飆漲或下跌,而是會在一個合理的區間來回震盪,因此,當某一個履約價的買權或賣權波動率過低或過高時,則採取買進低隱含波動率,或賣出高隱含波動率的方式操作。 今年1月2至10月29日的隱含波動率與歷史波動率顯示,其中共有19次為當日隱含波動率高於22日的歷史波動率合理範圍區間,另其中11次更是明顯超過歷史波動率達25%以上,此時可站在賣方,賺取隱含波動率拉回的利潤。 《近日行情分析應用》 加權指數在10月26日出現跳空下跌後,不僅跌破季線支撐,也留下了一個跳空缺口,且幾乎所有均線(除季線之外)全數向下,意味著短、中、長期的投資人全數套牢,因此,短線上要立刻扭轉向上的機率不大。 但季線未來尚有15個交易日扣底5,450以下的低值,且5,450至5,250區間亦是整理21個交易日的大底,短線上要立刻跌破也不是那麼容易,除非有特殊的重大利空消息,因此,配合上方的波動率變化圖例,可以發現歷史波動率自9月下旬至今,幾乎維持在20%上下游走,而隱含波動率亦處在合理的上下區間,且開口並未出現明顯擴大跡象,顯示盤勢仍將持續區間整理。因此,選擇權操作上,仍建議以箱型之賣方操作為宜,惟仍應善設停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