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之營養需求 林郁雯

孕婦之營養狀況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本身和胎兒的健康,尤其在受孕之後,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的生長最快速的時期,而胎兒所需的營養素全部由母親供給,所以更應該特別注意營養之攝取,如果孕婦的營養不良,不僅會危害胎兒,更會損害到自己本身的健康。

維持適當的體重:在整個妊娠期間,以增加 10-14公斤為首
妊娠第一期:增加1-2公斤
妊娠第二期:增加5公斤(或每週增加0.4公斤)
妊娠第三期:增加5公斤(或每週增加0.4公斤)
營養需求
1.熱量:中期主要是供給母親本身,後期則是為了胎兒及胎盤的成長所需。主要來源為五穀類和油脂類,可依活動量、工作情形,做不同的調整簡易公式:
理想體重*40大卡+300大卡(孕期所需)

2.蛋白質:飲食中最好有一半為動物性蛋白質,如肉類、魚、蛋、牛奶等,植物性蛋白質則有豆腐、豆漿、豆干。若喝牛奶易感生不適,則可以其他蛋白質取代,但須補充維生素D或鈣質。

3.礦物質:
鈣和磷 — 對胎兒骨骼或牙齒的發育影響很大,若缺乏會使胎兒利用孕婦體內的鈣,而致母體的鈣含量減少,所以每天須多喝牛奶,增加小魚乾、牡蠣、蝦米、藻類、蛤之攝取。
鐵 — 為最易缺乏之礦物質,若缺乏會引起貧血且造成新生兒體內之鐵質貯存量減少,可多吃蛋黃、瘦肉、肝臟、乾果、深綠色蔬菜,與維生素 C合用可促進其吸收。
鈉 — 懷孕期間,不可攝取過多的鈉,以免加重水腫及妊娠高血壓。
 

4.維生素:只要蛋白質和熱量攝取足夠後再多吃富含維生素A、C、D的深黃、紅、綠色蔬果即可。

5.攝取足量的纖維及水分以預防便秘。

6.選擇無刺激性且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煙、酒、咖啡、濃茶及辛辣之調味料。

孕期營養需知 媽媽教室

一生成長最快的階段,是在母體內的胎兒時期,而胎兒所需的營養又全賴母體所供給,孕婦基於本身及胎兒的雙重需要,必須重視孕期營養。
整個懷孕過程體重增加宜為10~12公斤,各期分配為:

初期 (1-3個月) 1-2公斤
中期(4-6個月) 5-6公斤
後期(7個月-生產) 4-5公斤

孕期營養標準

(1)熱量:增加150?330大卡(即需2150?2330大卡)。
(2)蛋白質:增加10?20公克(即需70?80公克)主要需增加動物性蛋白。
(3)鈣質:每天喝1?2杯,以補充鈣質。
(4)鐵質:為預防貧血需增加鐵質補充。
(5)維他命及葉酸:可預防及減少腦及脊髓缺陷,於孕前及懷孕六週前即開始增加。

孕期飲食禁忌

(1)煙、酒、咖啡、濃茶絕對禁止。
(2)避免含脂肪過高食物:油炸食品、肥肉 … 。
(3)禁食含鹽太高食物:罐頭、豆腐乳 … 。
(4)少用刺激性佐料:辣椒、咖哩 … 。
(5)少吃只供熱量而無營養價值食品:巧克力、汽水 … 。

害喜時的飲食注意

(1)少量多餐,減少空腹時間。
(2)早上起床前先進食,以乾食為佳。
(3)酸味太濃和蜜餞易引起嘔吐,宜避免。
(4)保持充足睡眠、心情愉快、安排適當活動可轉移注意力。

 

孕婦如何吃出營養 營養師尤芳芝

 

  懷孕及授乳期間是一生中最需要營養的階段。在此時期,母體必須有充足的營養,才能維持健康,孕育出一個發育正常的健康寶寶。
懷孕期營養素的需要量:

熱量: 行政院衛生署所公佈之國人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 RDNA)中提到,目前國人孕婦之熱量攝取已足夠,因此在懷孕之第一期(第一至第三個月)並不需要增加熱量,而第二及第三期則每日需增加三百卡。(二杯脫脂牛奶+二片土司麵包=三百卡)。

蛋白質:RDNA建議在懷孕之第一、第二、和第三期蛋白質分別應比平時多攝取2公克、6公克、和12公克。(1杯脫脂牛奶含蛋白質8公克)。

礦物質及維生素:懷孕期各種礦物質及維生素的需要量大都比平時高,其中以鈣質、鐵質、維生素 B6及葉酸較為重要。

鈣質: 懷孕期如果鈣質攝取不足,會降低新生兒骨骼之密度,也可能造成日後母親較易發生骨質疏鬆症。因此 RDNA建議在懷孕第二、三期每日需增加五百毫克的鈣質。牛奶是鈣質的最主要來源,因而建議孕婦每日應喝2-3杯牛奶。(1杯牛奶鈣質含量約為二百八十毫克)。

鐵質:  孕期因為血流量增加,因此鐵的需要量應比平時增加。而目前國人之飲食中所供應之鐵質無法滿足懷孕後期之需求,故建議孕婦於懷孕第三期,每日補充三十毫克鐵質。重物肝臟中鐵質含量豐富,孕婦可多攝取;或補充含鐵之補充劑。維他命 C的食品如柳丁、橘子等共食。

維生素 B6:   孕期中由於對維他命 B6之需要量增加,孕婦可多攝取富含維他命B6之食物如:肉類、內臟、蛋等。植物性食品中維他命B6的可利用率乃低於動物性食品,因此素食者應特別注意維他命B6的營養狀況。

葉酸:   胎兒和母體的成長有賴於葉酸之供應,而紅血球的形成也需要葉酸,所以孕婦需增加葉酸的攝取。葉酸最好的來源為肝臟、綠色蔬菜、頭類及某些水果,因此建議孕婦應多攝取這類食物則較不易造成缺乏。

 

孕婦的一日食譜建議:

  對於一位 25歲以上,體重57公斤,中等運動量的孕婦。建議其每日可攝取3.5碗飯、7兩肉、2杯脫脂奶、2份水果、3碟青菜及2湯匙油。此份食譜可供給二千卡熱量,九十三公克蛋白質,六十五公克脂肪,二百五十四公克醣類。孕婦在懷孕期間,除了需注重營養外,還應特別注意不可吃太油膩食物,忌食甜食,多吃青菜,適當運動。(1碗飯=2碗稀飯=2碗麵=4片土司=1個饅頭,1兩肉=1個蛋=1塊豆腐,1份水果=1個柳丁=2個蓮霧=8粒葡萄=半條香蕉,1杯脫脂奶=3湯匙脫脂奶粉)。

 

孕期的營養 媽媽教室

一、孕期營養指標 ─ 體重

孕婦體重正常的增加是營養良好的重要指標,請利用本院提供的表格記錄您的體重。簡言之,體重之增加應是漸進的,最初3個月平均約為1∼2公斤,此後大約每週增加 0.5公斤。若因飲食不當,營養不良,體重增加緩慢甚或停止,會妨礙胎兒成長。體重突然增加(約每週1公斤),也是不正常的,尤其是在懷孕第二十週時,可能是產前子癇症(Preeclampsia)的徵兆,是水分存積體內的結果。根據最新研究發現:

蛋白質、熱量、鈣、鎂等的攝取不足,會導致水腫或前子癇症;它的一般症狀是水腫、蛋白尿和高血壓,疏於防治時,輕則妨礙胎兒成長,重則演變成子癇症(俗稱妊娠毒血症)危及胎兒生命。

 

(1)標準體重(女):(身高-70) × 0.6

(2)偏低:低於標準體重的90%

(3)偏高:高於標準體重的135%

 

二、準媽媽每天營養大事

下面是衛生署對孕婦每日飲食建議量,準媽媽必須每天吃足這些食物,才能確保營養的均衡完整。

 

• 若因害喜或其他原因,不能接受上圖中的某一項食物時,請參考下一頁食物代換表,以其他食物代替,例如:當天少吃一枚蛋時,可多吃一兩魚肉。

• 每天必須按建議飲用奶類,因為奶除了能提供高品質的蛋白質外,更能供給孕婦大量需要的鈣。奶中的鈣不但豐富,吸收利用的效果也比其他來源者好得多,所以請勿以其他食物取代之。

• 肝臟的鐵質豐富,且比其他食物容易吸收。孕婦需要比平常更多的鐵以造血,所以每週應食用一次肝。由於一般婦女日常飲食中鐵質量不夠,已有缺鐵現象,懷孕後需補充更多。

• 一般全脂奶粉或鮮乳中,鐵質及維他命(如C、E等)並不豐富,所以牛乳取代表中魚、肉、蛋類是不妥當的。

孕期體重理想的增加 (公斤)

懷孕月數

1∼3個月

4∼6個月

7∼9個月

總計

孕前體重正常 (1)

1∼2公斤

5公斤

5∼6公斤

12∼13公斤

孕前體重偏低 (2)

2∼3公斤

6公斤

6∼7公斤

14∼16公斤

孕前體重偏高 (3)

1公斤

3公斤

3公斤

7公斤

簡易食物代換表

食物類別/每份提供營素

品  名/份  量

食物類別/每份提供營素

品  名/份  量

主食類

蛋白質:2公克

醣 類:15公克

熱量 :68卡

米麥 1湯匙

飯 1/4碗

麵條(乾) 25公克

土司 1片

蘇打餅乾 2∼3片

餃子皮 4張

地瓜(小) 1個

玉米(中) 1/3根

爆米花 1杯

蘿蔔糕 1片

湯圓(無餡) 10粒

綠豆(生) 1湯匙

洋芋(小) 1個(60公克)

蛋、豆、魚、肉類

蛋白質:7公克

油 脂:5公克

熱 量:73卡

奶類

蛋白質:8公克

脂 肪:8公克

鈣  :291毫克

鐵  :0.1毫克

維他命C、E:微量

蛋 1

魚 1

蛤蜊 3

蝦仁 1

蚵 2

豬肉 1兩

肉鬆 2湯匙

火腿 1兩

內臟類 1兩

豆腐(含5公克油)1塊 (正方塊)

豆漿(含5公克油)1碗

鮮乳 1杯(240毫升)

全脂奶粉 4湯匙

蛋白質

脂肪

醣類

維他命A

牛奶 蛋

瘦肉

豆製品

動物油

植物油

五穀類

水果

魚肝油 肝臟 深綠、深黃蔬菜 牛奶 蛋黃 奶油 胡蘿蔔

維他命C

維他命D

維他命E

維他命 B1

綠色蔬菜

枸椽類

水果 

柑橘

柳丁 

檸檬

魚肝油 牛奶

肝臟 蛋黃

綠葉素

動物油 蛋

莢豆類

穀類

糙米 瘦肉

牛奶 肝臟

腰子 酵母   

(健素)

維他命B 2

維他命B 4

維他命B 12

菸鹼酸

牛奶 

瘦肉

肝臟 

腰子

心臟 蛋

健素

葉酸

綠葉素

肝臟 

腰子

瘦肉 

蘆筍

麥胚 牛奶

酵母 黃豆

肝臟 腰子

瘦肉

泛酸

廣泛存於動植物中食品中

肝 腰子

酵母 麥胚

豆胚 豆類

肝臟 腰子

瘦肉 牛奶

等動物性食物

肝臟 腰子

牛奶 瘦肉

麥胚 酵母

黃豆 花生

醃肉 

鹹菜

海產 

食鹽

醬油

加工製品

肉類 魚類

內臟 柚

香蕉

牛奶 魚

豆製品 

牡蠣

蛤蜊 蝦

牛奶 蛋 肉

五穀類 乾豆類

 

 

海帶 紫菜

魚類 貝類

粗鹽

肝臟 腰子

牛肉 豬肉

蝦蟹 蛋黃

海產 菠菜

五穀 菜豆

肉類 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