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味 ( 安胎飲 , 保產無憂散 )

十三味即是「安胎飲」或稱「保產無憂散」,由當歸、川芎、白芍、黃耆、菟絲子、厚朴、艾葉、川貝母、羌活、荊芥、枳殼、生薑、甘草等十三味藥組成。   此方藥物以理氣活血為主,適應證為氣滯血瘀。古書上的記載,主要用於胎位不正和難產不下。它的安胎保胎功效,應是建立在糾正胎位或難產催生的基礎之上,不可做為懷孕婦女「有病治病、無病保胎」的通用方。使用時機為懷孕30週以上、有胎位不正、考慮可能發生難產情況時服用、並可配合膝胸臥式及改變睡姿來幫助胎位轉正。  

 

生化湯

生化湯是由當歸、川芎、桃仁、炮薑、炙甘草等五味中藥組成 • 另外也有方子加益母草、澤蘭、山楂等藥。方中當歸、川芎養血活血、桃仁破血去瘀 • 合用有加強子宮收縮、增強血液循環而促進體內血塊的吸收和排除的作用 ; 加炮薑則以溫經散寒 • 增強活血去瘀之力 ; 配甘草則以緩急止痛、協調諸藥、共成活血去瘀、溫經止痛的方劑。主要功能在於排除惡露、調節子宮收縮、幫助子宮復舊、減少宮縮腹痛等作用。如果體質偏於虛寒 • 或者產後惡露排出不順暢 • 或是仍有宮縮腹痛情形 • 配合生化湯來服用 • 則可改善這些情況。一般自然產後隔天可開始服用 • 若無血崩或傷口感染情況下 • 每日一帖 • 連服 7-10帖,但剖腹產者不可多服,以3-4帖為佳。且以產後腹痛不止,惡露有血塊,伴腰酸,或惡露長期不止,而腹痛持續者,可服用之。生化湯並不是吃得愈多愈好 • 服用過多反而可能延長血性惡露時間 • 造成失血貧血 • 反而得不償失。若產後流血過多,且瘀血已清,千萬不要用生化湯,可服用十全大補湯。
由於生化湯有促進子宮血塊的排出 • 加強子宮的復舊 • 因此也常用在月經失調方面 • 尤其是月經來血塊排出不順暢引起下腹疼痛 • 或是經常淋漓出血多日不乾淨的子宮收縮不好情況下使用。一般是在月經來的第一天開始 • 一日一帖 • 連續服用三天就好。

 

孕婦可以吃人參嗎?

中醫臨床上只有在「氣虛」的情況下才使用人參。例如體質虛弱的孕婦,出現少量陰道出血、腰酸或下腹痛,有流產可能時,可以人參補氣固攝,往往可收到很好的安胎效果;或當妊娠嘔吐厲害、孕婦身體虛弱時,可以人參配合健脾胃藥物調理。 但是對於血熱或陰虛火旺體質,濫服溫熱補品〈人參〉,卻有可能助火動胎,加重妊娠不適症狀。妊娠後期部分孕婦有下肢水腫情況,有的甚至出現妊娠毒血症,此時服用人參,有可能升高血壓,且人參有抗利尿作用,對於水腫患者亦不利。懷孕後期服用人參,弊多利少,必須慎重。人參種類甚多,如高麗參、吉林參、黨參、粉光參、太子參 ••• 等等,有一般所謂的「溫補」、「平補」、「涼補」的不同,應視體質來選擇。

 

中醫反對攝食生冷食物

中醫認為「脾胃之氣為萬物之源」,所謂「胃氣為養生之本。胃強則強,胃弱則衰;有胃則生,無胃則死」,人體的生理運作功能全由「氣」來執行,而吃入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等「胃氣」的運作而成水穀精華後,是人體基本上賴以維生的營養物質。胃氣的盛衰和有無,關係著人體的健康與否與生命的存亡。胃氣強盛意味著消化飲食功能的運作健全,醫家強調胃氣為後天之本,也是生命之本。「胃氣強則五臟俱盛,胃氣弱則五臟俱衰」,不論何種疾病,只要胃氣不衰,雖重也易於治療,預後良好。如果胃氣大衰,則預後不良。當然如果胃氣以絕,則生命告終。根據食物在食入人體後,對人體所產生的作用,可以分成許多不同的性質:食入後能夠產生溫煦機體功能,促進氣血循行,或刺激代謝作用的食物,歸類為溫性或熱性食物,例如薑、蔥、桃屬之。而食入後降低氣血循行效率,減緩或阻滯生理功能的食物,歸類為寒性、涼性,例如:苦瓜、西瓜、火龍果 …… 等等。食入過寒或過熱的食物均會使直接阻滯胃氣的運作,而影響消化吸收的功能,間接就會產生許多對人體不利的影響。就溫度來定義冷熱食物:凡是低於人體體溫,尤其是低於零度以下的食物,就是冷飲、冰品。冰冷對人體會造成一定的刺激,引起血管收縮,降低局部組織的血流量。如果食入溫度和體溫相去甚遠的冰冷食物,必然會耗掉許多陽氣來提升這些食物的溫度,以利生化代謝功能的執行。除了耗氣,冷食還可能產生氣血運行受阻或不順暢的各種病變。過食生冷會引起消化功能紊亂、損傷脾胃功能、寒濕內生、發生腹痛、泄瀉、氣短倦怠,以及類似急性腸胃炎的症狀 …… 等等。而過食薑、蔥、辛辣、油煎、火烤等刺激性食物,也可使腸胃積熱、灼傷津液,而產生大便乾結,或釀成痔瘡下血等等的病症。 月經來潮腹痛的女孩,如果過食生冷,將因寒濕內生而使血凝氣聚,可出現帶下病(陰道分泌物或多)、崩漏、宮寒不孕、月經後期、閉經、痛經、經前泄瀉等症狀。所以,除了服藥,還要禁食生冷才能徹底改善病情。中醫主張食物的溫度應盡量接近人的體溫,平日用餐,凡是會影響氣血運行的不論太燙或太冰的食物,都應視為大忌。

 

保健藥粥

•  蓮子粥 :

1 .功效:健脾補腎。適用於脾虛食少,便溏、乏力,腎虛帶下、頻尿、遺精、心虛失眠、健忘、心悸等症。可為病後體弱者之保健膳食。
2 .原料:嫩蓮子七錢、粳米三兩三錢。(註-粳米為一般的食用米)
3 .作法:(一) 將嫩蓮子泡水待其發脹後,在水中用刷子擦去表層,抽去蓮心,沖先乾淨後放入鍋中,加清水煮得爛熟,備用。(二)將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清水煮成薄粥,粥熱後摻入蓮子,攪勻,趁熱食用。
4. 用法:空腹服或當飯吃


補血藥粥

•  龍眼粥 :

1 .功效:益心脾、安心神。適用於年老體弱或腦力勞動者,能養血、補心、健體。可以預防失眠、健忘,且振奮食慾,健康人食用能提高記憶力、增強體質。
2 .原料:龍眼肉五枚、蓮子肉五錢、糯米一兩.
3 .作法:上三味同煮作粥.
4. 用法:可任意食用.

•  菠菜粥 :

•  功效:養血潤燥。適用於貧血,大便秘結及高血壓等。
2 .原料:菠菜八兩、粳米八兩、食鹽、味精各適量。
3 .作法:(一) 將菠菜洗淨,在沸水中燙一下,取出切段備用。 (二) 粳米洗淨後置於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熬煮至粳米熟時,將菠菜放入粥中,繼續熬煮直至成粥時停火,再放入鹽、味精即可。
4 .用法:當飯吃、吃飽.

常見病症藥粥方

•  感冒 -蔥白粥

1.功效:解表散寒,和胃補中。適用於風寒感冒。
2 .原料:粳米十五錢。蔥白、白糖各適量.
3 .作法:先煮粳米,待米熟時把切成段的蔥白二∼三莖及白糖放入即可。
4 .用法:每日一次。熱服,取微汗。

•  蘿蔔粥

1 .功效:化痰止咳,消食利膈、止消渴。適用於老年性糖尿病以及老年慢性氣管炎。
2. 原料:新鮮蘿蔔約八兩、粳米三兩三錢.
3 .作法:將新鮮蘿蔔洗淨切碎,與粳米一起煮成粥。或用鮮蘿蔔搗汁和米同煮。
4 .用法:可供早晚餐,溫熱食。
5.宜忌:服用本品時,忌用首烏,地黃等中藥同食,脾胃虛寒者不宜服。註:糖尿病患者於食用時因以少量多餐為原則,一次約半碗稀飯,切勿貪多過量而使得血糖升得太快,反而失去藥膳調養的原義。

 

月經失調的中醫養生

1.陰虛型:常見形體瘦弱,面色白而乾燥,唇色鮮紅,掌心熱,足心熱,舌紅,舌體薄瘦,脈細數。症狀有頭暈失眠、咽乾潮熱、月經提前且量少或提前量多。中醫常用六味第黃丸加減治療。平時不要太勞累,可以多吃牛奶、蓮子、枸杞、黑棗、或紅棗等。

2.血虛型:常見面色蒼白,頭暈眼花,唇色及指甲不紅潤,手足易麻,舌淡脈細無力,月經延後,經量少,色淡,質清。中醫常用四物湯加減治療。多注意攝取營養的食物,不要偏食,平時可多吃葡萄乾、龍眼乾、黑棗或紅棗等。

3.脾虛型:常見面色萎黃,以鼻間及唇周黃色明顯,舌質淡胖,兩旁有齒痕,脈虛緩,白帶頻多而清稀,月經失調。經期便溏次數多,腹脹胃口不好,精神疲倦。常用四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參苓白散等加減治療。平常要少吃酒、肉、甘肥的東西,生冷食物助寒也要少吃,南瓜、豆類、蕃薯、助脹氣吃也不要過量。多運動以增強體質,多吃易消化食物,平時可吃些人參或常煮薏苡仁、山藥、茯苓、芡實〈四神湯〉燉煮來吃。

4.肝鬱型:外型多消瘦,面黃而青氣隱隱,性格憂鬱,時欲嘆息、食慾差,協腹脹悶,經行欠暢,痛經、經色黯。若肝鬱而又火化者,常見性情急躁,說話多而快,舌尖紅有朱點,唇紅,心煩易怒,經前乳房脹痛有塊,月經先後不定期,月經一個月多一個月少,脈弦數。常用逍遙散或丹槴逍遙散加減治療。宜性情開朗,多找樂趣以移情易性,先生也要多加關心和諒解。少吃助火生溼的煎炸、辛辣、甘肥食物、人參、龍眼乾、荔枝等溫燥補品應忌服。

5.腎虛型:黑眼圈,精神不濟,腰膝酸軟,夜尿頻,舌質淡而色薄,脈沉細,多有帶下,月經量多或量少,或不孕。可用歸腎丸加減治療。應避免過度疲勞,房事過度,日常生活應注重多運動,可以杜仲炒碳研粉或以紫河車烘乾研粉服用。

 

如何幫助父母提高優生的機率

? 改善母體環境中藥 : 增強黃體功能,即改善子宮虛寒,常用羊肉 、 巴戟天 、 杜仲 、 桑寄生……等等. 促進胚胎生長發育中藥 .
懷孕初期,是胚胎神經系統發育的關鍵期,建議病人服用枸杞子 、 山藥 、 桑葉 、 黃精 、 熟地 、 山茱萸…….等等補養腎陰中藥.

 

中醫如何提高受孕率

中醫認為男女雙方都應平時注重養生,飲酒飽食之後,久病、重病、體力贏弱時,是不宜再有房事之勞,求子貴養精血,然保精之道貴在節慾,平時起居正常、飲食有節、房室有度,不忘作勞、養精蓄銳、精不妄泄、腎中精氣常保旺盛,自可受孕。經水不調者皆由內有七情之傷,外有六淫之感,或氣血偏盛、陰陽相乘所致,種子之法,即在調經之中,唯有在腎氣旺盛、任脈通、太沖脈盛之下,月事才得如期來潮,從而具備孕育的功能,所以調經種子對提高生育率是中醫處理不孕的基本法則。婦女在行經之後自感有 1-2日全身氣蒸而熱,有慾交接不可忍之狀,則為「絪蘊時期」,所謂「天地生物必有絪蘊之時,萬物化生必有樂育之候。」此即現代醫學的排卵時期,這時是最容易受孕時機。

古人認為「合男女必當其年,男雖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雖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婦人之不孕 … 更當查其男女之形氣虛實如何,有腎虛精弱不能融育成胎」「婦人之所以無子,沖任不足,腎氣虛寒也,或有經期攝生不慎當受風寒之邪,子宮虛寒不能攝精成孕」「產育由於氣血,氣血由於情懷,情懷不暢則沖任不充,沖壬不充則胎孕不受」「婦人久無子,沖任脈伏熱也」肥盛婦人,秉受甚厚,如過食甘膩甜味之品容易導致月經失調不排卵造成不孕。

中醫在處理不孕上的基本方式:

1.補腎調沖法 — 基礎體溫單相、黃體功能欠佳、卵泡發育不良、子宮發育偏小者。
2.滋補肝腎法 — 除適用於上述外、還包括低溫期偏長、子宮發育不佳、下視丘 — 腦下垂體 — 性腺軸功能紊亂。
3.活血補腎法 — 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炎等。
4.化瘀通絡法 — 子宮內膜異位症、急慢性輸卵管炎等。
5.疏肝解鬱法 — 情緒易緊張、經前乳房產脹痛之月經失調不孕患者。
6.化痰除溼法 — 多囊性卵巢綜合症、甲狀腺機能減退患者。
7.益腎化瘀、清熱利溫 — 免疫性不孕患者。

 

多囊性卵巢

由於多囊性卵巢病人卵巢中的某些組織已經呈現亢奮狀態,飲食宜注意避免燥熱如:咖啡、濃茶、人蔘、黃耆、榴槤、荔枝、龍眼、薑母鴨、燒酒雞、燒烤炸物等,可多吃些可以養陰清火的中藥,如山藥、枸杞子、菊花茶 …… 等等,方可更有效的改善多囊性卵巢的病狀

 

更年期的中醫辨證

腎氣漸衰,衝任脈虛,生殖機能逐漸減退以致喪失,五臟六腑的功能也逐漸衰退,使身體的陰陽失衡而導致種種的不適之症,「腎虛」是致病的根本,而「陰陽平衡失調」是其表現,進而影響心、肝、脾等臟腑的功能。 腎虛又可分為腎陰虛與腎陽虛兩種類型。腎陰虛:精血耗傷,腎陰不足,則肝陽偏亢,心火偏旺。腎陽虛:月經將竭,腎氣衰敗,命火不足,虛寒內盛,臟腑失於溫養。 經由辯證論治來治療更年期綜合症,對於改善神經精神狀態、血管舒縮症狀、以及治療肝腎虛損所產生的不平衡有相當好的療效。

辯證的關鍵在於辨別陰陽屬性

陰虛者 : 腰膝酸軟、耳鳴、烘熱汗出、潮紅、顴紅。

陽虛者 : 腰膝酸冷、肢冷畏寒、小便清長、大便稀溏。

更年期的中醫食療

  A. 滋益肝腎的食療:

•  枸杞子蒸鮮貝 : 干貝先以米酒調味,枸杞子以酒泡軟,在生干貝上均勻灑上酒和枸杞子,一同置於蒸籠中蒸五分鐘。

•  枸杞子桑椹飲 : 枸杞子、桑椹、紅棗、山藥以水浸泡 30 分鐘後,以大火煮沸,再以中火煮 30 分鐘,一個人口味加入冰糖。

•  山茱萸肉粥 : 山茱萸肉,紅棗以水先浸泡,再與粳米同煮至粥熟

•  銀耳湯 : 將木耳、銀耳用溫水泡發,洗淨加清水,用小火煮一小時,加入冰糖

B. 改善睡眠、保持腦力的食療:

•  人參蓮肉粥 : 人參,蓮子(去心),粳米,冰糖適量。人參另煎取汁,以汁水與蓮子和粳米同煮成粥,待粥熟入冰糖即可。 大補元氣,開心益智。 適 用于氣虛体弱記憶力減退及中老年人智力減退。

•  三珍米粥 : 桂圓肉,蓮子肉,紅棗,糯米,水、白糖適量。先將蓮子、紅棗、糯米分別洗淨,蓮子去皮、芯;紅棗去核。再將蓮子、紅棗入鍋,加水用旺火煮沸后,加入糯米、桂圓肉,再煮至沸后,改用小火煨至米熟,最后加入白糖調勻即成。健腦益智,寧心安神。適用于心脾兩虛引起的失眠、記憶力減退。

•  海帶蝦筍紅燒雞塊 : 作法:雞肉塊,海帶,冬瓜,蝦皮、竹筍,砂糖,大蔥,香醋,芝麻油,醬油、酒少許。先將冬瓜洗淨,去硬皮切成小方塊;海帶于溫水中浸泡、洗淨后,置籠屜蒸半小時后,取出切成絲或呈 3 厘米見方的小片,將雞肉塊洗淨,放在開水中煮片刻去除腥味。再將洗淨的蔥、筍分別切成 2 厘米長小段及小片,然后置鍋加入芝麻油,燒熱將蔥翻炒,而后加入砂糖、料酒、醋、醬油,調味后再放入雞塊、筍片、冬瓜、海帶、蝦皮,加入 適 量水,用中火將水煮開后再改用小火煨 1 小時左右,待肉熟、湯收汁時剔除蔥段即可食用。   可以健腦,強体,抗衰老。

C. 改善更年期情緒障礙的食療

•  百合糯米粥 : 糯米,百合一起煮至成粥,調味。

•  甘麥大棗湯 : 甘草,淮小麥、大棗三味煎水當茶喝。

更年期的飲食禁忌

•  少食辛辣燥熱之物 : 辣椒、芥末、花椒、大蒜、蔥、薑等辛辣食物會刺激大腦皮質,使神經系統更為亢進,並且會傷津耗液,如果原先已經有口乾舌燥等陰虛現象時,會因攝食這類食物而加重煩躁激動、潮熱汗出的症狀,所以食用此類食物用量宜少。

•  忌食刺激性食物 : 咖啡、濃茶、巧克力等食品有刺激神經興奮的提神作用,會使睡眠品質惡化。

•  少食煎炒及熱性食物 : 凡經過高溫烤炒的食品如炸豬排、炸牛肉、炸雞、炒花生、炒瓜子,以及熱性食物如羊肉、牛肉、狗肉、牛肉乾、桂圓、荔枝等,食用後會損傷陰液,更年期綜合症以陰虛內熱型居多,原本陰不足的情形下,再食用耗損陰液的食物,會加重內熱的產生,使口乾舌燥,手足心熱,煩躁的現象更為明顯突出。

 

如何保護嗓子

食物保養 :

•  羅漢果 :清熱,止咳,化痰,潤肺

•  橄欖 :含食,能治咽喉腫痛, 保護聲帶

•  楊桃 :生津止咳下氣,治咽喉炎

•  甘蔗 :能潤燥清肺, 治咽喉炎, 利咽喉及聲帶

中藥預防及治療

•  吉林參三錢 , 麥冬五錢,開水泡飲代茶, 常服對音啞有效

•  胖大海三錢 , 梨兩個, 冰糖二兩, 共同煮為糖水作飲料服, 對聲音撕啞,乾咳有效.

•  金針菜二兩 , 用水一碗半煮熟,加入適量蜂蜜, 徐徐吞嚥,一日多次,治用聲過度.

急性咽喉炎

•  風熱侵襲 :疏風清熱, 利喉開音

•  疏風清熱湯 , 清咽利膈湯

•  穿心蓮 ,野菊花,五指甘,金鎖匙,地膽頭各15克, 此方著重解表,清熱

•  土牛膝 ,羊蹄草各30克, 水煎服, 此方擅長於清熱,去濕,利咽.

•  風寒外犯 :辛溫解表, 宣肺開音

1. 用六味湯加蘇葉,北杏,蟬衣,以六味湯辛溫解表,蘇葉,北杏,蟬衣宣肺開音

 

中藥瘦身

常用瘦身中藥:

一、薏苡仁:降血脂,減肥。

二、山楂:加強和調節心肌,增大心臟收縮幅度,降低血清膽固醇及血脂。

三、澤瀉:利於血膽固醇的排泄,預防膽固醇的沉積。

四、女貞子:降低血膽固醇,減輕肥胖者動脈硬化病變的發生。

 

針灸減肥

肥胖之病本於脾腎氣虛,標為痰濁、氣滯、瘀血,針灸治療能標本兼治,對於肥胖症有不錯的療效。主要是因為針灸能改善物質新陳代謝異常,提高交感神經的興奮,引起腎上腺髓質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使血中腎上腺素含量明顯上升,顯著提高總耗氧量及呼吸量,促進肝糖元和脂肪分解,達到減肥效應。針灸減肥可能是通過調整下視丘攝食中樞,阻斷下視丘的飢餓訊息,抑制飢餓感,減少攝食量以達到瘦身目的。

【取穴】:足三里、腎俞、太溪、豐隆、天樞、四滿、腹結、支溝、關元、中極、大橫、三陰交、水分、中脘等,臨床時依辨證取穴,虛證常採用補法、灸法,實證採用瀉法。【功效】:健脾益腎、化痰除濕、理氣活血

 

耳針減肥術

耳針減肥可使身體的味覺發生變化,從而抑制了食慾,使食量減低而達到減肥目的;通過刺激耳廓上分佈的迷走神經,使飢餓感減輕,食慾降低,從而使體重下降。耳針減肥主要用於治療單純性肥胖患者。取穴:口、食道、大小腸、內分泌、脾、胃等穴。
操作:先用酒精消毒以上耳穴,然後用膠布將王不留行籽〈或用菜籽、米粒代替〉,貼在穴位上。每日按壓 5 次,每次 10 分鐘。以耳朵發熱,至充血即可。

一、適應症:脾腎陽虛型肥胖。

取穴:肝、脾、腎、肺、胃、飢點、內分泌、皮質下。

二、適應症:各種體質的肥胖患者。

取穴:胃、肺、三焦、神門、脾、心、大腸。

【功效】:〝胃、脾、三焦〞在進食前 30 分鐘按壓,可引起食慾減退,通調脾胃。〝小腸〞有受盛、化物和分別清濁的功能,本穴可影響小腸消化和吸收功能。〝腎〞主水,可以控制體內鈉、水駐留。〝飢點〞在飯前按壓,可抑制食慾。額有提神之功。〝渴點、肺〞能滋陰止渴減少飲水量。〝大腸〞可以通便。〝腎、肺〞具補氣調氣功效。

 

大餅臉瘦下來

一、瘦臉的穴道按摩

1. 手法:按法,摩法,拍法。 2. 次數:有節奏地按摩 10 次左右,每次停留 2~3 秒。

3. 穴點:攢竹、四白、太陽、下關。

二、隨時隨地按摩一下

將牙刷刷柄按摩臉部上有助減肥的穴道。以筆頭按壓臉上的穴位

三、瘦臉的按摩運動

做做各種張嘴、嘟嘴、微笑的生動表情,讓臉部也能有運動的機會

 

穴道的按壓

基於平衡原理,穴道的按壓規則有幾點:頭部按壓同側,四肢穴道則為反側,即痛左按右,痛右按左,一般民眾,我們建議用按壓取代針刺、放血、針灸等治療。

失眠 : 印堂耳針留針 (印堂在二眉之間)

全身性關節酸痛 : 手三里 (手肘成直角,在肘彎橫紋盡點為曲池穴,曲池穴直下2吋,緊靠橈骨內側為手三里穴)

坐骨痛 : 董氏靈骨 (手背上大姆指與食指骨頭交界處) 董氏大白(手背上靈骨一吋半和食指掌骨緣交界處) 腰腿點 (按拳,第4第5掌骨間向手腕往上推至盡頭處)

足踝扭傷 : 對側 大陵 (手掌側腕橫紋中點) 對側 董氏踝靈穴 ( 大姆指偏姆指側第二指節與第三指節交接點 ) 同側 委中穴放血 (委中在膝後側彎膝正中央橫紋中點)

肩痛 - 五十肩、肩背痛、膏肓痛: 董氏重仙穴 (手掌面姆指與食指兩指交會處) 董氏重子穴(重仙穴延食指向上1吋半貼骨緣處)

咳嗽、打嗝 : 內關 , 大椎(正坐低頭,第七頸椎下的凹窩)在大椎穴上下左右各十公分的區域由上往下刮痧

咽喉腫痛 : 少商 (靠大姆指內側,距指甲根角一分許的地方)、商陽(在食指靠拇指側,距指甲根角一分許的地方)放血

急性腰扭傷 : 委中放血 (委中在彎膝正中央橫紋中點)腰腿點(按拳,第4第5掌骨間向手腕往上推至盡頭處)

胃疾 : 足三里穴 (正坐膝蓋成直角,由外膝眼下三吋,距脛骨約一橫指處)

眩暈、耳鳴、飛蚊症 : 前額五點放血 (前額五點意指:二邊太陽穴、二邊瞳孔正中直上眉巴處、二眼內側與鼻根交界處

胸痛、胸挫傷、胸悶 : 內關 (掌後第一橫紋正中上二吋凹窩處)

脊椎痛 : 1.頸:後溪=腕順二穴(在手刀上腕橫紋上三吋) 2.胸:腕順一穴和腕順二穴的中點 3.腰:腕順一穴(在手刀上腕橫紋上一吋半) 4.尾椎:在手刀上腕橫紋上1吋

酒醉 : 1.太衝(腳指第一、二兩指指縫向上1吋的地方) 2.耳垂放血(耳垂正中放血)

痔瘡 : 委中穴放血 , 承山

軟組織扭傷 - 泛指肌肉韌帶肌鍵: 扭傷穴 (手垂下,前臂下垂,大姆指指向自己的胸部,手肘至腕骨連線上4分之1處貼著尺骨緣上方即本穴)

痛風 : 1. 急性發作 : 局部放血 (即在疼痛點放血) 2. 一般 : 骨關 (腕橫紋向手掌上一吋之點,此點向姆指一吋為骨關)、木關(腕橫紋向手掌上一吋之點,此點向小指一吋為木關)

痛經 : 氣海穴 (約在肚臍下1.5吋) 關元穴(約在肚臍下3吋) 中極穴(肚臍下4吋) 三陰交(內踝高點直上四橫指與脛骨後緣交界處) 董氏婦科穴放血(大姆指第二指節靠小指側, 第二指節靠小指側中點為一穴, 此中點與第一指節中又是一穴, 第三指節中點又是一穴)

腕部及其以下部位疼痛 : 局部放血 (即在疼痛點放血)

腋線部位疼痛、肋間神經痛、肋骨骨折、胸管術後 : 對側外關 (手背腕橫紋中點向上三橫指和內關相對處)或支溝(外關上一吋,兩手臂橫紋終點向上三橫指)

解暈針、肌肉注射後之疼痛 : 手解穴 (半握拳,以無名指和小指指尖,切在第一橫紋上,在兩指尖之間之點)

網球肘 : 對側董氏上三黃 (明黃穴:大腿骨內側中點下緣, 其黃穴:大腿骨下緣、明黃穴與膝蓋中點, 天黃穴:大腿骨下緣、明黃穴至大腿內側中點) 手之對側相應點 ( 痛點在右側,則左側相對部位為其相應點,可直接按壓 )

膝扭傷 : 對側火膝穴 (手背小指第一指節橫紋終點靠姆指側)

膝關節炎 : 局部放血 (即在疼痛點放血), 同側膏肓放血(肩胛骨內側中點), 腰腿點(按拳,第4第5掌骨間向手往上推至盡頭處)

頸部扭傷 - 落枕: 左右 → 落枕穴 (在握拳時,手背上中指與食指指節高處成等邊三角形之點) 前後 → 承漿穴 (嘴唇下正中凹窩) 也可單用後溪穴=腕順二穴(小指外側,第五掌指關節橫紋終點)

頭部外傷 ( 輕微腦震盪 ): 正筋、正宗、正土 (從阿基里斯鍵,足根上去三吋半為正筋、五吋半為正宗、七吋半為正土)

頭痛 :

•  前額痛 : 前額五點 (前額五點意指:二邊太陽穴、二邊眉毛中點、二眼內側與鼻根交界處) 手背相應點 ( 前頭點:食指第二指節靠姆指側橫紋終點 )

•  膀胱經部位頭痛 (由後至前頭部並經由眉毛內側(攢竹)、晴明穴入頭內部): 攢竹 (眉頭內側終點)

•  偏頭痛 : 太陽穴 (眉梢與外眼角中間)或率谷(耳尖上一吋半(約二指)) 手背相應點 ( 偏頭點:無名指第二指節靠小指側橫紋終點

•  頭頂痛 : 百會 (二耳尖直上連線與鼻中直上連線相交處) 手背相應點 ( 頭頂點:中指第二指節靠姆指側橫紋終點

•  後頭痛 : 風池 (頭後部二側凹窩),手背相應點放血或按壓(後頭點:小指第二指節橫紋終點(小指側))

驚嚇 : 大椎 (正坐低頭,第七頸椎下的凹窩) 在大椎穴上下左右各十公分的區域由上往下刮痧

發燒或中暑 : 大椎 (正坐低頭,第七頸椎下的凹窩) 在大椎穴上下左右各十公分的區域由上往下刮痧或大椎穴局部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