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漿蟲病 避免和寵物過度親近 徐振傑醫師

【疾病介紹】
弓漿蟲病乃是種原蟲,可以在許多種溫血動物體內發現。感染途徑經由口吃進到腸胃道,弓漿蟲會穿過腸壁而擴散至體內任何組織器官,最後在腦、網膜、肌肉會形成寄生蟲囊腫。特別容易寄居在鼩齒類動物和鳥類。
由於貓酷愛吃食鼩齒類動物和鳥類,所以容易感染弓漿蟲,蟲體往往從貓的糞便排出。報告發現,即使是家庭畜養的貓,其血清檢驗也有30%至80%顯示曾受到弓漿蟲感染。受貓屎污染的泥土或是物品、或是未煮熟的肉類,都是人類受感染的主要來源。
【感染併發症】
人類受到弓漿蟲感染最常見症狀是前頸淋巴腫大、紅斑、發燒、疲倦、肌肉酸痛等。四成受感染的孕婦會傳染給胎兒,這其中又有四成左右的胎兒會形成先天性弓漿蟲病。大部份受感染的胎兒沒有症狀;如果孕婦在懷孕初期或中期感染,則10%胎兒會發生嚴重的先天性弓漿蟲病。先天性弓漿蟲病包括水腦症、腦內鈣化、淋巴節腫大、肝脾腫大、血小板過少、脈絡膜炎等。
【孕前優生諮詢】
婦女與寵物接近,或是處理清洗生肉之後,必須洗淨雙手才能進食。喜歡飼養貓的婦女,本人或其寵物最好能抽血檢驗,看看是否存有弓漿蟲抗體;如果婦女或寵物已有抗體,就比較不怕再受感染。

    • 常常清理家貓居住的地方,將排泄物置入沖水馬桶,避免二度污染。
    • 不要讓你的貓跑到廚房或是吃飯的地方。
    • 孕婦不要飼養寵物,也不要吃未煮熟的肉類。

水痘流行,孕婦當心 徐振傑醫師

【疾病介紹】

水痘是一種濾過性病毒感染,好發於秋冬、春初時節,近來這種疾病生態的季節性已逐漸模糊,隨時都有散在性病例出現。臨床症狀會出現發燒、長水泡、結痂,痊癒後少留下瘢痕。水痘感染通常發生在幼童,但近年來卻有三分之一以上在青春期以後才感染。大部份人感染過後即可終生免疫,只有極少數會發生重復感染。不過,根據台大醫院和本院資料顯示,國內成年人仍有一至二成不具水痘抗體,因此在水痘流行期間仍有可能遭受感染。水痘病毒可能會通過胎盤,懷孕初期或生產時孕婦感染水痘,仍有可能造成胎兒感染,以至於產生胎兒先天性缺陷。

【感染併發症】

懷孕前三個月感染水痘,約有 10%的胎兒也會受到感染。但只有少數會發生流產、死產、早產、或發育遲滯等。根據最新醫學報告顯示,這10%感染胎兒也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機率會出現先天性水痘症候群,包括皮膚結痂萎縮病變、四肢畸形、白內障、視網膜炎、先天性心臟病、大腦皮質萎縮、水腎、骨骼和其它系統等先天性異常。若是孕婦在分娩前後四天內感染水痘,新生兒產生嚴重性「先天性水痘症」的機率就會增高。新生兒在缺乏免疫系統防護之下,極易造成全身性水痘和中樞神經系統病變,且有二至三成的死亡率。偶而也會在數個月以後,新生兒才會出現帶狀庖疹。

【孕前優生諮詢】

病史記錄應問及是否曾感染過水痘,以提供給妳的醫生參考。水痘並未列入例行常規檢查項目,必要時,請提醒你的醫生檢驗水痘抗體,看看是否具有免疫力。如果不能確定自己是否曾得過水痘的婦女,特別是常常與幼童接觸的護士或教師,應該檢驗水痘抗體存在與否。孕婦若沒有免疫力,在懷孕初期和預產期,儘量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並注意家中幼童出疹子情形。

懷孕初期不幸感染水痘,請與優生保健醫師諮詢,不要急著將胎兒拿掉。因其造成先天性畸形的機率很低,必要時,可待懷孕二十週左右抽取胎兒臍帶血檢驗,再配合高層次超音波檢查,再決定胎兒去留。

若孕婦在分娩前四天內感染水痘,則應將生產時間延後二至三週;新生兒出生後再注射水痘免疫球蛋白治療。如果無法拖延生產,則新生兒出生後應立即注射水痘免疫球蛋白治療。母親生完後必須隔離直到症狀消失;並且注意觀察新生兒變化。若孕婦在生產六至二十天前曾接觸水痘患者,生完數天內避免接觸新生兒;若母親在生完後一、二天才出現水痘症狀,新生兒也應立即注射免疫球蛋白。

 

無法根治的庖疹 徐振傑   醫師

庖疹是一種濾過性病毒感染,她可經由接觸病灶分泌物而傳染到口腔或生殖器官黏膜。近來感染人數迅速增加,據估計約有 10 ~40%的婦女血中存有庖疹抗體,臨床上在外陰部會先有緊繃、灼熱、搔癢等前驅症狀,然後出現一或數個小水泡、水泡破後會有潰瘍產生併發疼痛,時好時壞。

庖疹目前仍無法根治,而且不會產生免疫。皮膚症狀消失時,病毒藏匿在脊髓神經根部,等到適當時機又會沿著神經蔓延,而在相同部位再度復發。新生兒感染大多是經過產道接觸傳染,或是破水時的上升傳染。因此,孕婦在懷孕出期或生產時感染庖疹,可能會危害新生兒造成先天性庖疹感染。

早期懷孕感染會造成流產死胎,如是在分娩時母親有原發性感染,則新生兒受感染機會高達二分之一;如為復發性感染,則新生兒受感染率只有 4%。
新生兒感染庖疹會增加死亡率,並使其腦部受傷引起腦性麻痺或智障;60%新生兒感染其母親不一定臨床有症狀出現。

1.學習自我察覺庖疹即將發病的前驅症狀,當症狀明顯出現時,必須禁止發生性行為,直到病灶完全消失才可以發生性關係,以預防傳染。

2.儘量不要使用公共浴盆、浴巾、或便器;發病時應避免與人使用共同的浴盆、浴巾、或便器,以減少傳染機會。

3.孕期間的性行為,最好使用保險套以減低傳染機會。

4.對於容易發生反覆性生殖道庖疹的孕婦或其性伴侶,最好從懷孕三十六週起,每週作子宮頸庖疹病毒培養;

如果在生產前一週,病毒培養成陰性反應,就可以從陰道自然生產;否則應剖腹生產。

5.分娩時出現庖疹症狀,或是生產前一週的病毒培養呈陽性,則應剖腹生產。

 

皰疹

皰疹是經由人接觸傳染的一種病毒 II型,約佔百分之85,其餘是病毒I型。潛伏期時,本身看不出症狀,但會傳給伴侶,經過7天後生殖器和肛門周圍會有刺刺辣辣的感覺,還出現亮晶晶的小水泡,奇癢無比。一但癢的抓破水泡,變成潰瘍,簡直是痛徹心肺,像吃了麻辣鍋而火氣大,造成口腔破皮的感受。

  皰疹若感染到尿道,不但會造成小便時會刺痛,且排尿困難,還會造成小便滯留,需要導尿,而且兩側鼠蹊部會腫痛,走路姿勢怪異。水泡一但長在子宮頸等生殖器,陰道會流出很多水樣分泌物,產生怪味,癢痛又容易感染。

  治療皰疹潰瘍,要經過 2至6星期才能癒合,雖然船過水無痕,不會留下疤痕,但因感覺神經結受損,或心理怕痛的障礙,治癒後會沒有性高潮達3星期之久,而病毒潛伏在薦骨感覺神經結內,往後每因身體疲勞、感冒發燒、情緒低落、工作壓力、熬夜、免疫力差時,又會趁機復出。

皰疹害嬰孩

  特別注意的是,一些婦女訴說月經期發疹,誤認為是 "經期症候群",或因衛生棉,清潔液所引起的過敏,誤診或自療都是相當危險的做法。

  孕婦患皰疹,若直發作期新生兒經產道出生,新生兒會感染 "全身散播性皰疹",死亡率百分之50,有幸生還者也會留下永久性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後果不容忽視,這種情況下,醫生會建議剖腹生產。

  一般說來,對付皰疹,應正確判斷,早期治療,抓破水泡時千萬不要亂用膏藥,清潔劑或是熱水清洗,以免潰傷處受細胞入侵,引起丹毒、蜂窩性組織炎等併發症。這一夜風流,換來臭長性病史,何苦!

 

做一個拒絕煙害的準媽媽   劉瑞德醫師

隨著現代社會體質及生活價值觀的改變,香煙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份,而非古早〝老煙槍〞們的專利。尤其值得重視的是女性的吸煙人口隨著女性地位的提昇而大幅的提高;因此,相對地,準媽媽及腹中未來的小生命受到煙害的影響則更值得我們的產婦及產科醫師所重視。  

香煙中所含有的有毒物質主要係以尼古丁( Nicotine)及氰化物(Cyanide)為主。這些物質經由母體的呼吸器官進入血液循環,通過胎盤,而直接影響到胎兒的生長及發育。另外一方面,母體血中一氧化碳(CO)濃度也會增加,這種結果會導致一氧化碳與血紅素的氧分子發生競爭,使得血紅素的帶氧飽和度降低,因此胎盤對於胎兒的供氧亦降低,使胎兒呈一慢性窘迫的狀態影響生長。  

醫學界對於香煙與妊娠的關係,早在 80年代初期即有顯著的研究結果;歸納而言,香煙對於胎兒的影響主要有下列幾點:  

1.   有吸菸習慣的母親,其所分娩的嬰兒體重和無吸菸習慣的母親所生下的嬰兒比較起來,平均的體重減少了二百公克,亦及其嬰兒發生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的機會較高。  
2.   煙癮愈大的孕婦,其胎兒的發育愈差,和正常的胎兒體重減少的差距愈大。  
3.   有吸菸習慣的孕婦,經統計的結果,其發生自然流產,胎死腹中以及新生兒死亡的機率均較無吸菸習慣的孕婦為高。  
4.   有吸煙習慣的孕婦,在懷孕當中發生產科合併症,諸如產前出血,早期破水以及早產的機會,亦較無吸煙習慣的孕婦高。  
5.   香煙的毒害,不只影響胎兒正常的發育,減少出生的體重,甚至對於往後兒童時期的生長及智力均有相當程度負面的影響。  
6.   妊娠中主動及被動的吸煙與 “ 胎兒猝死症候群 ” 有一定的關聯。  

由以上的結果,我們可以瞭解到香煙的毒害對於準媽媽及其腹中的胎兒的影響可以說既直接且長遠的。長庚醫院曾經對於台灣地區一千貳佰位的孕婦其吸煙的習慣做過一系列的問卷調查,根據統計,在妊娠當中仍保持有吸煙習慣的孕婦約占了 3.3%,而其胎兒的出生體重均較無吸煙習慣孕婦所生胎兒的平均體重來的低。另外有將近一半的孕婦抱怨直接或間接受到二手煙的侵害。因此對於我們的準媽媽們,如果妳們有長期吸煙的習慣,無論是在孕前或妊娠當中,都可以與妳們的產科醫師做一個詳細的諮詢,在醫師的幫助,瞭解吸煙對於妳與妳的寶寶的危害,並嘗試戒煙。對於無吸煙習慣卻飽受二手煙困擾的孕婦;除了改善自己週遭的環境及生活方式,儘量少讓自己暴露在珝狪?衈觝的環境中,也可以與妳的先生、朋友、同事及其它的家人取得一共識,共同培養一良好的懷胎的環境,以確保妳與妳未來小寶寶的健康。  

 

別讓尼古丁戕害您的胎兒 徐振傑 醫師

  近來西風東漸,大都會婦女吸菸比例已漸漸增加,所帶來負面影響,特別是生育年齡的婦女;由於生育年齡婦女仍身負懷孕生子的神聖天職,因此吸菸是否會對懷孕預後產生不良影響,一直是醫界所關切的話題。早在十九世紀中期醫界就已注意到菸草工廠上班的婦女容易發生自然流產。直到 1957年Simpson學者正式發表吸菸孕婦容易發生早產。

  目前已有相當多的研究證實孕婦吸菸將危害胎兒,長庚醫院婦產部研究報告顯示,每天抽一包菸的孕婦比不抽菸的孕婦增加 20%的周產期併發症和死亡率;每天抽多於一包者則增加30%的危險性。胎兒靠著胎盤與臍帶由母親提供營養和氧氣。所以母親所攝取的任何物質都有可能透過胎盤而傳入胎兒體內,無辜的胎兒毫無選擇權利,必須照單全收。孕婦吸菸對於胎兒的不良影響與每天吸菸多寡有關,香菸中所含尼古丁、一氧化碳、或其它有毒物質可能對胎兒產生以下不良影響:
自然流產率增高: 吸菸會破壞胎盤功能,引起早期流產,所以吸菸孕婦容易發生自然流產。

胎兒死亡率增加: 吸菸孕婦發生周產期死亡的機會是不吸菸孕婦的四倍。

低體重兒: 吸菸孕婦所生的嬰兒體重,平均低於正常 150-250公克。

早產兒: 吸菸孕婦發生早產的機率是不吸菸的孕婦的三至四倍。

胎兒畸型的發生: 有些報告認為吸菸孕婦發生胎兒畸型的機會是不吸菸孕婦的二倍,其中是以唇顎裂、心臟血管、或泌尿系統異常為主。

妊娠併發症的增加: 吸菸孕婦容易發生產前陰道出血、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妊娠性高血壓、早期破水等妊娠併發症。

長期影響幼兒身心智能發展: 吸菸孕婦所生的寶寶,將來發育較慢,智商和學習能力也比正常慢四到五個月。

  世界各地都在熱烈嚮應拒菸和拒吸二手煙運動,在在表現出現代人能夠深刻體會到自己的健康必須自我覺醒照顧。香菸不但害人害己,而且不慎還有可能遺害子孫。雖然媒體和衛生機關大力宣傳吸菸的害處,國內拒煙觀念也是近幾年才逐漸受社會大眾重視,因此醫界與媒體仍需多多努力宣導,加強公共場所禁煙,普設戒煙教育機構,希望「別讓您的寶寶抽煙」不是一句口號,必須靠大家充份配合,為提昇下一代品質而努力。

 

如何避免過敏兒的產生? 歐良修醫師

根據統計,台北學童過敏疾病漸增加,約有40%的小朋友有過敏性鼻炎,10%有氣喘,而約5%有異位性皮膚炎。要如何減少過敏兒的產生,是家屬關心的問題,以下提出幾個常見的問題。

  問:過敏病如何發生?與遺傳有關嗎?

  答:氣喘或過敏病主要來自於遺傳的過敏體質加上外界過敏原或刺激物(空氣污染或病毒感染)的激發,導致呼吸道的慢性發炎反應。所以要避免過敏病的發生,最好的方法是選擇毫無過敏體質的父母,但這畢竟晚了一步。退而求其次,我們只能建議高危險群的兒童應避免與過敏原或有害的刺激物接觸。證據顯示,若父母當中有一人具有過敏體質,則生下來的小孩子有1/3會有過敏病的可能。假如父母兩者皆有過敏病,生下來的小孩子得到過敏病的機會也會加倍(2/3) 。萬一父母已有過敏病,生下來的第一胎也遺傳父母是個過敏兒,那下一胎再生出過敏兒的機會可達100%。

  問:懷孕期的準媽媽避免食用哪些食物,才比較能避免過敏兒的產生?

  答:雖然先前有些研究認為,婦女懷孕時,避免食用牛奶、蛋、花生可減少嬰兒日後產生過敏病的機會。但最近幾年來的研究報告並不支持以上的論點,所以我們建議,孕婦不需嚴格禁食任何食物。

問:剛生下來的小嬰兒如何有效預測其為過敏兒?

答:

1. 過敏家族史:家族史中有過敏性疾病史,則小朋友有較高機會得到過敏疾病,但要強調的是即使無過敏家族史,仍有可能生出過敏兒(像筆者,無明顯過敏家族史,但老大有氣喘,老二有異位性皮膚炎及過敏性鼻炎),不像一般所謂遺傳疾病,一定是父母有,小朋友才有(如血友病、或血型遺傳),若家族過敏指數表(FAS)超過4分,則屬於高危險群。

 

2.新生兒臍帶血過敏抗體E免疫球蛋白(IgE)

根據文獻顯示,雖然臍帶血過敏性球蛋白 E(IgE)濃度並不能完全正確地預測過敏疾病之產生(亦即臍帶血IgE正常,嬰兒仍可能發生過敏疾病),但若臍帶血中含有較高的過敏性球蛋白E(即IgE大於0.9IU/ml)b,則嬰幼兒日後罹患過敏病之機會將大為提高,有必要積極作好預防措施。

問:嬰兒出生後,該如何減少過敏兒的產生(秘訣)?

答:

1. 親授母乳至少4-6個月,且授乳時避免高過敏原食物。

2. 6個月後才添加副食品。

3. 一歲前避免食用海鮮、花生及蛋。

4. 室內禁煙。

5. 室內禁止貓狗寵物進入。

6. 加強室內除濕防梁工作。

 

葉酸預防胎兒神經管缺損 徐振傑 醫師

神經管缺損 (neural tube defect)主要原因是胚胎的神經管在發育過程發生障礙,而造成無腦兒、脊柱裂、和腦澎出等先天性畸形。這類畸形兒如果是無腦兒,則往往出生不久就會夭折;如果是脊柱裂,出生後雖可存活,但輕者會導致腸胃或膀胱功能失調,重者會造成下半身麻痹。台灣地區雖屬於神經管缺損的中度發生地區,發生率約為1/1000以下,但在台灣這些神經管缺損畸形兒,大部份屬於嚴重性的無腦兒。

許多媽媽面對這種不像人樣的胎兒,往往沒有勇氣再嘗試生第二胎。曾生出神經管缺損胎兒的婦女屬於神經管缺損高危險群,其下一胎再發生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十倍以上 (2%-3%)。在過去,對於這些不幸的孕婦,醫師只能給予鼓勵與安慰。這幾年來,歐美醫學研究報告指出在孕前或懷孕初期強化葉酸補充,可以降低神經管缺損的發生率。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也是胎兒腦部和脊柱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素,葉酸缺乏會導致細胞分裂和成長受損,自然有可能影響胎兒腦部和脊柱的正常發育。在一項包括歐洲六個國家 33個醫學中心的合作研究顯示,在懷孕前和懷孕期間前12週,每日給予這些婦女4mg葉酸可降低神經管缺損的再發生率至1%。    

葉酸雖然普遍存在於許多日常食物中,包括深綠蔬菜、牛奶、肝臟、蛋黃、酵母、和全穀麥類等食物。但從食物攝取的量也不過只有 0.2mg葉酸,不足用以預防神經管缺損再發生的葉酸建議劑量(4mg)。因此,許多歐美先進國家對於使用葉酸的觀念如下:

(一) 婦女在準備懷孕前或懷孕期間應參考官方或專家訂定的營養手冊,儘量多攝取富含葉酸的食物,或是使用含有葉酸添加物的營養品。
(二) 非神經管缺損高危險群婦女應該詢問醫師有關葉酸補充,儘可能在孕前或懷孕初期,就開始每日服用葉酸 0.4mg。
(三) 神經管缺損高危險群婦女,應該儘早與醫師配合,在準備懷孕前一個月到懷孕初期三個月,應該每日補充 4mg 葉酸。
(四) 建議每日葉酸攝取量不要超過1mg以上,以免造成維生素B12惡性貧血的誤診。